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

臨水夫人陳靖姑信仰之形成

夫人陳靖姑信仰之形成
夫人陳靖姑信仰基於善心,保護婦孺、降妖除魔、淑世救苦、渡化眾生,沿著上古儒、道、釋三教的發展,其中信仰形成的原因有:
一、生命的繁衍是人類的延續與強大十分重要的關鍵,因此出現了對自然生生不息的崇拜,且發現到生命的孕育來自於母體,及如何幼童之保佑,因此感生崇拜隨之產生。
二、中國歷代以來以農業為主,世人交流不廣,鄉間更是日出而做,日落而息,雖有修道禮佛之心,但交通不便,尤其婦、幼、老者,更是難行,如外出世心難測,所以;
1、有人維護天地間之正義、大道法則;
2、儒、道、釋於世人紛亂之時,有如明燈指引、安定人心之作用;
3、敬告世人修道禮佛也需慎行,勿入蛛網;
4、各有神職司、各有其位,且也需安其本分,盡其所職。
三、中國的宗教信仰中,大凡自然界中的草木鳥獸皆可能幻化為精怪,而化為精怪,幻為妖魔者何其多,從善者,造福人間,濟民救世;為惡者,禍害人間,嚴重者動其國本;此正反映了現實社會中人心和善或醜惡面,尤其是色欲貪淫的一面,需有除惡務盡的執著,與庇護百姓的仁愛之心,才得以正義一方除惡。而宗教信仰之宗旨,希人從善,以能造福樂之社會,且草木鳥獸皆可教化,更況為人,且也希能者,能教化、渡化有心之人,同向光明,而形成之信仰,更加流傳。
四、事親至孝、敬師崇道為人之本,以張揚孝行,追本朔源,引人從善。
    且中國神、仙、佛之說歷數千年,上至達官顯要,下至平民百姓,信仰之人更是無可計數,於乾旱之時,渴望甘霖,神蹟出現,且在無數的巧合事蹟出現,便流傳於世間百年、千年,而成為神話。
夫人陳靖姑其信仰源自於唐末,故事及事績的傳說,不僅在中國及臺灣的地方志書上有記載如高澄《使琉球錄》之〈臨夫人記〉、《八閩通志》、《閩都記》等),許多的傳說故事更是在民間的小說、說書等等發展開來,是福建地區的三大信仰之一,神話傳說故事的流傳是影響一信仰發展的動力之一,使得信仰的傳說內容更生動活潑、豐富,而地方志書及史料的記載更勾勒出該信仰發展的區域性,且在民俗活動、宗教儀式等等的推波助瀾,使其信仰範圍不斷的擴大、延伸。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