巡安宮入神安座10週年文化活動說明(6)
巡安宮入神安座10週年文化活動說明(6)
眾神來台
清朝康熙三年(西元一六六四年)臨水 夫人陳靖姑在苗栗縣後龍海邊接引大陸眾神船來台,眾老人跪拜,登陸後每一批神船在後龍停留七天,再由臨水 夫人陳靖姑依神職請旨分基至全台廟宇,共分三次,第一次基定城隍爺,第二次基定南鯤鯓五府千歲,第三次基定馬嗚山五年王爺(現今每年農曆年前十二月二十四日 各神宮送神上天宮後,臨水 夫人陳靖姑於除夕時巡視各神神宮後才上天宮繳旨,而年初三晚臨水 夫人陳靖姑下天宮巡視各神宮後,年初四早各神才回各神宮)。
康熙二十六年(西元一六七八年) 臨水 夫人陳靖姑移駕在笨港養鴨寮(溪底)內受民眾奉拜。
康熙二十九年(西元一六九二年) 臨水 夫人陳靖姑安排大陸湄洲天上聖母來台灣笨港看地泬,天上聖母共看了三次才知是龍地泬,而基定於此地。
康熙三十三年(西元一六九四年),佛教臨濟宗第三十四代禪師樹璧和尚,從湄洲祖廟朝天閣,奉請媽祖神像來台,在笨港北岸登陸。當時笨港居海陸交通要衝,船隻往來貿易十分頻繁。樹璧和尚將媽祖神像置於井上(即龍地泬),笨港街民見神像來此,十分歡喜,於是便建立一座小祠奉祀,此即今日朝天宮之前身,當朝天宮建廟後,臨水 夫人陳靖姑由天上聖母請入宮,安置於朝天宮東廂殿(現今註生娘娘殿,而註生娘娘實為臨水 夫人陳靖姑十姊妹之鄒氏)。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