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

不同文化的感恩活動

不同文化的感恩活動

人類近五千年雖經歷不同的政治實體,而產各式各樣的文化,但宗教文化卻四處廣播,且代代流傳下來,在全球各地區有不同的宗教文化,在全球幾個主流中,天主教、基督教和回教等,似乎以單一神論為主,而中國、印度和日本等之宗教經歷文化轉變,而似乎以多神論為主。而且在中國之宗教和以前的政治實體有點類似,四方有各天宮,而各天宮中有天皇,天皇之下有文、武百官,各官有其職守,以天律規範,而有守值,以視天、地、人之變化;而犯罪者另歸地牢,亦有地皇十殿,依律而處。

宗教以善為本,在中國民間之宗教,自源出而萬流分奔,且有各諸神守、行,不以單一萬能之神,而神職之分,一般依在人間所學為主,於歸神時安分其位,如臨夫人陳靖姑巫、醫並學,就以收妖及扶胎救產、保赤祐童、巡守四方為神職;而人間有百業,為安其業,追本溯源而敬奉職守之神,為感念守護神之恩,民間百姓和天主教、基督教、回教等一樣辦理感恩節之活動,一般於神尊之生日為主。

中國經歷幾年來先人的努力,為使優良的政策、習慣能生生不息,便融合於宗教中,如春節、清明、中秋等的回家團圓、敬孝宗親、追溯本源等之感恩,以能代代相傳,源源流傳。而於神明生之感恩活動,除了神明的出巡視查民間苦疾及天恩賜福外,人們也以豐盛的儀式及食物感謝神及上天的保佑,而神也將食物無形之萬化送諸天將、兵及地府眾生,有形之食物主人家以流水席之方式宴請親朋好友,產生類似西方國家的感恩節餐一般的感恩活動,雖沒有如回教齋戒一個月之久,而諸神的生日分佈於年中各日,所以產生農曆三月瘋媽祖、四月瘋王爺及七月普渡等的特殊文化,卻也是中國民間百姓對天、地、人的另一種感恩活動。

然而於神尊之生日感恩活動,非行而無序,一般分為三階段,分述如下:
1.天神賀壽:天神之位、輩分有高低,而一般由神職低的先行向神宮高的行賀壽之禮,依本宮神尊最高為玉皇大帝之母親,由神位最低者先行拜十二拜之大禮,再依序向次高神位者行禮賀壽,至拜完壽,再次神職者賀壽。
2.兵、將誥賞:此乃由主神於領旨時會領兵馬,由其將軍誥賞五營兵馬之辛勞,一般於天神賀壽完執行,就如王母於生日時賜眾神仙桃之意。
3.福晏賜福:由宮中於晚間辦理福晏(需由主神請准辦理),由主神賜福於參加之人,本宮主神希望參與人能全家參與,以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、雨露均沾、閤家團圓賜福及全家一心,遇必要時曾有本宮主神向玉皇大帝、皇母或觀世音菩薩請求賜福。

神尊之生日感恩活動,一樣結合天、地、人之活動,天官賜福、地祉普渡、人間團圓,一心向善,結合以孝為本、忠於事業、國家、提攜親友、尊師重道,而能代代相傳。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